(Go: >> BACK << -|- >> HOME <<)

跳转到内容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9年为应对苏联可能发动的包括核打击在内的军事行动,而提出的备战口号[1][2][3][4][5]中苏交恶时期,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后,面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于同年4月提出该口号[1][4][5][6]。当时全国大中城市都普遍开展了挖防空洞防空壕活动,参加者数以亿计,其中北京建有“地下城[1][2][6]

释义[编辑]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意为号召全国各地群众构筑防空工事、增加粮食储备,且不对外称霸。该口号化用自明太祖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5][7][8] 但该历史典故依然存在疑点[7][8]

历史[编辑]

1960年代中苏交恶时期,边界领土争端不断,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面临核战争,苏联准备对中国实行核打击[9][10][11][12][13]。1969年4月,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备战口号[1][6],同月中共九大召开,同苏联备战也是重要议题[14]。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要准备打仗”和“房子地下挖洞”的号召,当时全国各大中城市立即掀起了一场“深挖洞”的全民备战运动,参加者数以亿计[1][2][6][15]

依据《“深挖洞”的背后》一书的作者谭克明,“人防城市的确立有一个过程,首先定了70多个重要的大中城市,后来全面备战,一些作为后方基地的城市也被纳入人防城市”[2]。1970年2月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诺曼·韦伯斯特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2]

北京的警报响起的时候,附近小学的学生和他们的教师排好了队伍,然后在军人的指导下开始向街的一头加快步子跑去。他们像小小的田鼠一样,消失在地下的地堡里。... 与此同时,新沙皇的代表继续在北京同中国进行边界谈判。俄国人显然准备长谈,至少他们是希望人们相信这一点。

此后,“深挖洞”运动几乎影响了整个1970年代,据统计,全国挖洞的轴长度超过万里长城,而挖掘土石的体积也超过了长城的土石方总量[2]。仅浙江一省,有48个市、县相继建立了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参加的人防领导小组,大搞修筑防空工事的群众运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省共构筑各种防空洞、防空壕等防空掩体23万平方米[3]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张一民; 谭路. 珍宝岛事件引发“深挖洞”.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10年, (5) –通过维普. 1969午3月2日上午,中国与前苏联在珍宝岛发生激战。4月,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准备打仗”和“房子下挖洞”的号召。当时,在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掀起了一场全民动员、紧张备战“深挖洞”的群众运动。 
  2. ^ 2.0 2.1 2.2 2.3 2.4 2.5 张鹭; 房一盟. “打洞时代”:全国挖洞的轴长度超过万里长城.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周刊》. 200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8) (中文). 
  3. ^ 3.0 3.1 蒋敏华. 备战备荒——杭州深挖地下防空洞. 浙江省档案局. 《今日早报》.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中文). 
  4. ^ 4.0 4.1 Michael Li. 核大战离我们有多远.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1) (中文). 
  5. ^ 5.0 5.1 5.2 鲜为人知:珍宝岛之战后苏军的报复(组图).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东北新闻网. 200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7) (中文). 
  6. ^ 6.0 6.1 6.2 6.3 北京地下城往事:毛主席九字方针“深挖洞”(图). 中国新闻网. 《北京青年报》. 201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中文). 
  7. ^ 7.0 7.1 夏玉润.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说疑点重重(上) (PDF). 故宫博物院.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13) (中文). 
  8. ^ 8.0 8.1 夏玉润.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说疑点重重(下) (PDF). 故宫博物院.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13) (中文). 
  9. ^ 约翰·刘易斯; 薛理泰. 1969年中国安危系于千钧一发——苏联核袭击计划胎死腹中. 《华夏文摘》. 《领导者》总第34、35期. 201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中文). 
  10. ^ 许倪. 1969年,中苏核危机始末. 人民网. 《世纪风采》.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中文). 
  11. ^ Mark O'Neill. Nixon intervention saved China from Soviet nuclear attack. 《南华早报》. 201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2) (英语). 
  12. ^ [Declassified] Memorandum for the President: The Possibility of a Soviet Strike Against Chinese Nuclear Facilities (PDF). 喬治·華盛頓大學. 美国国务院. 1969-09-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09) (英语). 
  13.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9–1976, VOLUME XXXIV,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1969–1972. 美国国务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2). 
  14. ^ 史海:“九大”上谁与毛泽东一样得全票? (4).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200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6) (中文). 
  15. ^ 和治伟; 程荣. 杜汶纹 , 编. 揭秘:“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由来. 《中国国防报》.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通过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