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BACK << -|- >> HOME <<)

人物库 文献库 视频库 图片库
江门市图书馆人物库栏目 刘文汉(1915——)
     人物库>>>> 刘文汉(1915——)

刘文汉祖籍广东省台山市。191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Adelaide)市,英文名字叫乔治·刘(Geo-rge·Lau)。早年在香港发展,经营假发制造业,创设了香港第一家假发厂,成为香港“假发业之父”。并以此发家,成为60年代香港的一位富豪。70年代以后,返回澳大利亚经营酿酒业,现在拥有澳大利亚第8家最大的酿酒厂,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葡萄酿酒厂的华人。

刘文汉的父亲出生在五邑侨乡之一的台山,和同年代许多同乡人一样,因为家境贫困,难以生活,被迫离乡别井,到海外谋生。历尽艰辛,到了澳大利亚,在阿德莱德市郊区靠贩卖针、线、纽扣等小商品为生。其生活之艰难可以想见。

刘文汉年幼时在阿德莱德的嘉莉街小学读书,是全校唯一的一个华裔学生。之后,进入当地的泰巴顿工艺高中读书。到刘文汉19岁时,他的父亲对他说,你已经接受了足够的西方教育,现在应该回祖国学做中国人。他本来要到香港,进香港大学深造,因为他不会说广州话,不够资格。于是,他到广州进人用英文讲课的岭南大学经济系。

大学毕业后,刘文汉与一班同学到香港发展,开公司,做生意。但他们很快就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学来的经济理论和真正做生意大相径庭,毫不实用。于是刘文汉放弃自己做生意的想法,转去德国人开的捷成洋行工作,学做汽车生意。

1939年,刘文汉开始自行经商。到1941年,他已建立起自己的公司,经营巴士和汽车零件,业务遍及香港和华南地区。

就在他事业上刚刚起步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挥兵南进,占领了香港。刘文汉不甘在日军的占领下生活,遂带领妻子、儿子、岳母及女佣,全家登上天星渡轮,离开香港,去澳门投奔朋友。在澳门,刘文汉一家寄居在朋友家里。为了能给祖国抗战尽一点力,他让家眷留在澳门,自己则和一些朋友毅然到内地去。他们几经辗转,费尽周折,抵达桂林。在那里,割文漠当了一名联络官,负责战时沟通等工作。

抗战结束后,刘文汉先是在广州一家电台当了一段时间的新闻报告员,之后他回到香港,重操汽车零件买卖的旧业,从头做起,生意日渐兴隆。但好景不长,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略物资被禁止翰往中国,汽车零件批发没有生意可做。头脑灵活的刘文汉马上转行做进出口生意,反倒赚了一笔钱。

1958年,刘文汉去美国旅行,考察业务。在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家餐馆里,刘文汉与两个美国人一边共进午餐,一边谈起怎样开创一门新事业,大干一番。其中一个商人讲了一个字,使刘文汉走上了一条发财致富的大道。

当时,这位美国商人“金口”一开,说出了“假发”这个名词(英文只有一个字:Wigs),并拿出一个长的黑色假发给刘文汉看,表示有意购买13种不同颜色的假发。当时刘文汉虽然对假发一无所知,但他很快就熟悉了它的制造方法和市场情况。如果利用从印度尼西亚或印度进口的人发(真发),制成各种发型头笠(假发笠),如短笠(短发型的头笠)、长笠(长发型的发笠)、髻仔(纯用手工制成的发笠)等等,成本低廉,最贵每个一百几十元港币,但售价却高达500元港币。这种生意本小利大,对刘文汉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从美国回到香港以后,刘文汉决定尽快设厂生产假发。但是,很难找到懂得这门技术的人才。因为在当时的香港市场上,并没有假发出售,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刘文汉终于在油麻地的小巷里找到了一位专替粤剧演员做假发及假髯妁师傅,他开有一个做假发的小工场。刘文汉即与这位师傅商谈,提出大批制作假发向美国出口的建议。假发师傅问他要多少假发?刘文汉提出每月至少500个。假发师傅大吃一惊,说:“你疯了。制造一个假发要花3个月时间。”刘文汉并不因此沮丧,他到这位师傅的工场里仔细观察几名工人制作假发的方法,很快就发现,制造假发工序中许多费时费工的工作都可以用现代的生产方法来做,既省时,又省力,可以大大提高制造假发的速度,进行大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刘文汉用了3个月时间,培训了30多名用现代化生产方法制造假发的女工。同时,他租用厂房,购买原料、机器等,做好了生产的一切准备。一切就绪后,他终于制造出第一批假发。当他拿着自己的产品去连卡佛公司推销时,该公司的一名高级行政人员看到这一新型假发后,问道:“它是从哪里来的?”香港,刘文汉回答道。“不可能”,这位行政人员说。因为据他所知,品质如此优良的假发,只有法国能够制造。他肯定地说:“香港没有假发生产。”刘文汉告诉他,“现在有了”。这位行政人员对刘文汉制造的假发非常满意,立即签订合同,每月向刘文汉购买100个假发,每个500元港币。这个价格,比法国制品的价格低三分之二。

以此为起点,刘文汉开始大批量生产假发,并带动香港假发业走上从无到有,再快速发展的腾飞之路。60年代后,随着反对越战的毕生运动在美国风起云涌,与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匿成一股洪流,冲击着美国社会。当时出现了以长发为标准的。毛发。青年一代,戴假发成为一种时尚。这极大刺激了香港假发业的发展,给香港带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出口假发的黄金机会。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香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制造假发的基地,假发热成为新一轮的淘金热。香港假发的出口总值每年成倍增长,到1970年已跃居港制品输出的第四位。

在香港假发业方兴未艾之际,割文漠被推选为香港制造商会主席,被称为“假发大王”、“假发贸易之父”。他黠发成金,立地致富,成为60年代香港的一位富豪。

但刘文汉并没有被胜利衙昏头脑,正所谓物极必反,假发业的快速兴起其实已预示着它的危机。当美国的假发时尚已成过去,香港假发业一落千丈时,目光敏锐的割文漠已激流勇退,结束了假发业务,离开香港,回南澳大利亚开创新的事业。

在南澳大利亚,刘文汉和长子罗兰买下了麦克拉化瓦尔地区的一个葡萄园,接着又勤用大笔资金,买下当地一家酿酒厂,生产葡萄酒。他认为这种生意大有前途。现在,刘文汉的酿酒厂,已发展成为全澳大利亚第8家最大酿酒厂,每年生产200万瓶葡萄酒,行销东南亚,在香港的销量占该厂产量的一成左右。该厂生产的-餐酒。,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声誉甚隆的佐餐佳酿之一。改行的刘文汉,又一次获得成功。

   

原作者: 张弓
来 源: 江门五邑海外名人传.第五卷
本文发表日期:2003-4-4
本页浏览统计:2471次
本文获得投票数:次



上篇文章李作权(1913——)

下篇文章 附录四 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相关 刘文汉
  1. 刘文汉(1915——)
  2. 刘文汉
文明共建,文化共享

CopyRight 2017 江门市图书馆 版权说明
地址:江门市港口路102号 邮政编码:529000 (建议分辨率1024*768以上)
Email to: jmxxgxgc@126.com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粤ICP备09089418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703020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