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BACK << -|- >> HOME <<)

生产率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weater留言 | 贡献2010年12月15日 (三) 07:24 →‎效果及作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生產力是一個經濟學名詞,指由原材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的效能和效率表現。

加州果園的油畫,在農業之中生產資料就是土地和少數農具,加上勞工數量最後產出的水果數就是一個果園的生產力。

生產力的定義

生產力是有效運用創意和資源,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勞動生產力是某段時間內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得的產量,生產力提高是經濟成長的真正本源,能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及提高生活水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形态的判定标准之一,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一种容纳生产力的容器(形象比喻)每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在初期都能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但每个存在阶级的生产关系其“体积”是有限的,它将在一段时间后由于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淘汰。而共产主义自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生产关系,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可以放大,例如共產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展現出強大的軍事武器生產力,二戰後也長期提供大量工業產品與農產給其他共產國家。經濟生產力大幅提升與科技進步關聯極大,今日美國的公立或私立大學尖端基礎科學研究經費大部分仍來自政府補助和公益捐款,私人企業方面受惠的如微軟原本想放棄的Window視窗作業系統,在美國公立的亞歷桑那大學教授提供技術突破之後,才暢銷全球廣為使用,容易使用的視窗作業系統也增加經濟生產力;醫學方面讓醫療診斷和醫學研究大幅進步的MRI核磁共振技術也是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公立大學。生產力提高後的結果很驚人,19世紀中期農業科技如化學肥料與農藥、農耕機械的進步使農產大增,農業生產力大幅增加,美國只需個位數百分比的人口就可生產超過美國每年所需的糧食,農產還可大量外銷其他國家,中共和印度引進綠色革命的農業技術後農業生產也大幅增加,中國和印度人口持續增加。生產力提升的優點如農業生產力提升使普通收入的人每個月只需工作幾天就可買到一個月所需的糧食,若各種日常生活產品都達到近代農業的高生產力,那馬克思所稱的每人每工作日只工作半天就享有良好生活的共產世界是可存在的。

生产力三要素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决定生产力高低的因素有三个: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最早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三个因素个关系是这样的: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随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演变为: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效果及作用

生产力被认为是推进社会进步,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生产力近乎可以决定世界的一切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