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BACK << -|- >> HOME <<)

維基大典:卷首

本版日期︰二〇一八年八月一九日 (日) 〇一時四三分;作者︰Itsmine
卓著
琉球國旗
琉球國旗

琉球國東海上,據山而立國。當海道要衝,商賈輻輳,號「萬國津梁」。初不通中國天孫氏為國君始,其裔為王,既而交讓,歷萬七千八百有二年,為利勇所篡。浦添按司舜天以兵平之,代王琉球。傳三世,英祖受禪。時值代,元世祖遣官招諭之,不能達;元成宗遣兵來攻,亦不能克。洪武初,英祖裔孫政微德衰,按司蜂起稱雄,國分為三:曰山北、曰中山、曰山南。五年,明太祖遣使告其國。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朝貢,琉球始通中國。時三王爭雄,相伐不靖。太祖乃命內史監丞梁民賜之勅,令罷兵息民,三王並奉命。

時中山王武寧,壞覆先君之典刑,國人敢怨而不敢言。南山佐敷太守尚巴志甚得民心,遂北伐中山奪其國,立父思紹為王。臣民皆悅,中山益強,北伐南平。至尚巴志一統三國,都首里,更號「琉球」,遂開尚氏之基。其後篡弒頻仍。及泰久立,琉球始安。是時,琉球商賈輻輳,大致昇平。王命輔臣鑄萬國津梁巨鐘,用彰其功。泰久薨,子立,殘害益甚。群臣弒尚德,立其臣萬曆間,日本國關白欲伐朝鮮,遣使往招琉球,不從。後薩州遣勁兵三千入境,三月初二破首里,殘破其都,大肆焚掠,擄其王。旋釋歸。日人遣兵,監其內政。自是,兼附日本薩州。後詔改沖繩縣琉球王泰遣使赴,盡訴其事。清亦交涉於日,日本不報。及清事日敗績,日人遂據琉球。
正典
君士坦丁堡之陷落
君士坦丁堡之陷落
奧斯曼帝國突厥別種也。初,有烏護卡耶部埃爾圖魯爾,隨塞爾柱安納托尼亞,得索護特地。其子奧斯曼有英略,併別部,始建國。奧斯曼子奧爾汗,陷布爾薩以為新都,以父名為國號,始稱奧斯曼。
新知
  • 墨子人席於泰山而論守道?
  • 辛丑四月,民潮興邪?
  • 「國際」而馬克思嘗入者,也?
  • 「嚴挺之乃有此兒!」孰為此兒
  • 初從曹操,後從呂布,曹操欲存而不得,終其戮者,也?(圖)
鑒賞
詩詞賞析
詩詞賞析
寓興 歐陽詹
桃李有奇質樗櫟無妙姿
皆承慶雲沃一種春風吹
美惡苟同歸喧囂徒爾為
相將任玄造聊醉手中卮
賞析
行周亦唱古文、蓋韓退之相和耳。黃德溫云、行周以悲心悅者死。觀其詩、誠若久經離亂、心思解脫者所作。
桃李、慶雲二句、以木喻人耳。不拘庸易、咸戴一天。後二句述善惡良莠咸同一歸、不應以塵囂為意也。
和風細雨、不擇良木而施。王侯將相、自有命數所致。喧囂毆鬥、何其謬哉。今夕之酒、且先飲之。


玉石菊花盆景
世事
今甲辰年五月十三(合西曆二〇二四年六月十七日)新之

 


維基諸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