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相談室

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愛心與包容。圖與本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畢冊被消失?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 如何幫助他們找到天賦與舞台

新竹縣近日有家長在網路控訴,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在畢業紀念冊中,名字和獨照都「被消失」,由於孩子曾在校園遭受不友善對待,雖然學校強調是尊重孩子意願才未放照片,仍引發熱議。 當家裡有「亞伯兒」,該如何注意他求學與生活遇到障礙?以及如何與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相處,專家建議以正向態度支持孩子,才能「你好我也好」。

不少小孩使用手機成癮,隨時隨地都在滑手機,成了當今世代的教養難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童手機成癮/「大人要比3C更有趣」禁不了就跟它競爭…柯志恩:我沒有輸

「我小孩每天掛在手機上怎麼辦?」兒童、少年手機成癮是當今世代的教養難題,許多父母要跟孩子的手機競爭,想限制使用時間又會和孩子起衝突,專家學者建議,家長約束規範時,要做到同理但不同情,可以給獎勵拉近彼此距離,甚至了解孩子喜好去創造共同話題,讓自己比手機更有趣,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笑說,這方面「我沒有輸」。 柯志恩指出,父母都跟小孩說不要再玩手機了,「如果現實的人沒比手機更有趣,他為什麼要選擇跟你對話?」她直言這是家長要認知的現實,因此建議「你就讓自己變得有趣」,要與年輕人有共同話題且去深入了解,例如韓團BLACKPINK、BTS或星座等,從中和孩子對話,把自己注入其世界,而非站在外面批評他們的一切…

兒少手機成癮已經成為親子衝突的主因之一,家長要如何規範孩子使用手機時間也成為重要課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兒童手機成癮/砸爛手機也沒用 從地獄回來的家長:孩子其實不想耍廢

3C時代孩子沉迷網路成了家長的教養大難題,日前某國小四年級雙胞胎兄弟,不滿父親制止玩手機用酒精噴眼家暴,震驚社會。據統計,有五成的家庭常因手機起衝突,有父母因兒子玩手機,氣得要斷絕關係,也有爸媽為此摔壞四支手機,這些手機成癮的孩子,真的是越管越糟嗎?本報數位版記者訪談五名從「地獄」回來的家長,劉小姐說,其實孩子也不希望一直耍廢,家長換個方式關心,就能創造雙贏…

近年來「正向教養」成為主流,雖然不用「愛的小手」與「雞毛撢子」,但父母必須擁有堅定的教養原則。圖為設計畫面。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用體罰也能教好孩子 就看能否守住一個關鍵

「不打不成器」是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家長管教小孩天經地義,民法也賦予父母懲戒子女的權利,但懲罰過當會傷害親子關係,父母也會吃上官司。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正向教養近年在家長間成為主流,正向教養不用「愛的小手」、「雞毛撢子」威嚇孩子,但得要堅定的教養原則,才能成功。

社群媒體的匿名、購物無門檻、不用立即付款等「無痛」消費特性,讓青少年更易衝動購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臉書購物欠債72萬 家長收爛攤 社群讓青少年金錢觀崩壞?

Z世代青少年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密切相關,不只同儕社交,金錢價值觀、消費習慣也深受社群媒體影響,社群媒體的匿名、購物無門檻、不用立即付款等「無痛」消費特性,讓青少年更易衝動購物,一不小心就背上高額負債。記者潛入臉書動漫週邊交易社團發現,有青少年豪砸72萬元下單高額週邊商品,甚至創建不同「小帳」瘋狂購物,最後卻無力付款,得由媽媽出面代為分期付款償還,避免孩子鬧上警局。

2000年後出生的青少年熱衷於許多新興社群App,FB、IG早已不夠看。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4小時定位、匿名追捧...新興社群媒體 暴露Z世代缺乏安全感

1995年到2009年間出生的年輕人被稱為Z世代,Z世代間的社群媒體流行趨勢變化快速,FB、IG早已不夠看,除了風靡已久的短影音社群App「抖音(TikTok)」,2000年後出生的青少年還熱衷於許多新興社群App,從宛如資訊百科全書的「小紅書」,到追蹤好友定位的「Zenly」、正向互捧的「Gas」,都成為國內外青少年時下最熱門的社群媒體。

成大教務研究專案辦公室搜集了40位書審委員審查後的心得,提供審查實況觀察與建議。圖為學生準備學習歷程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解密成大如何審學習歷程 審查教授要高中生破除3大迷思

學習歷程檔案今年首度成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重要參採項目,高中師生都在觀望大學怎麼審查、重視哪些個人特質或審查項目。本報專訪成大教務研究專案辦公室主任蔡孟勳,該辦公室搜集了40位書審委員審查後的心得,提供審查實況觀察與建議。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停復課混亂不只讓學生和家長崩潰,教師也很頭痛,需不停調整設備和教學方式來因應,教師陸續染疫、被匡列,更嚴重衝擊教學人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停課復課、實體遠距」輪迴地獄 家長師生如何因應

疫情狂燒,教學現場陷入停課、復課的反覆輪迴,很多師生到現在都還不確定下周是繼續遠距教學,還是可以返校實體上課,學生在不穩定的情況下學習,學習品質大打折扣。停復課混亂不只讓學生和家長崩潰,教師也很頭痛,需不停調整設備和教學方式來因應,教師陸續染疫、被匡列,更嚴重衝擊教學人力。

會考周末登場,彰化縣田中高中國中部數學老師葉奕緯分享他如何陪伴考生平穩度過考前時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會考周末登場 名師應考策略分享 考生家長莫過度焦慮

會考周末登場,彰化縣田中高中國中部數學老師葉奕緯分享他如何陪伴考生平穩度過考前時刻。該多練難題嗎?有哪些應試事項要特別注意?葉奕緯提供諸多具體建議,避免考生陷入過度焦慮。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疫情持續升溫,為月底登場的申請入學二階面試埋下未知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升學之亂 大學面試應變來太慢、考生請防疫假遭拒

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日前推估5月20日達到高峰,單日最高確診可能破20萬,為月底登場的申請入學二階面試埋下未知數。高中端呼籲高教司盡快公告更詳細的「大學申請入學管道因應疫情應變機制」,請大學科系盡速發放通知,避免因疫無法到場面試的考生過多,引發不同入學標準的公平性爭議。

針對111會考的素養題該怎麼準備?老師建議從議題式閱讀開始準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破解111會考素養題方向 俄烏戰爭為何不太可能出現?

111會考進入倒數計時,考生最關心的素養題該怎麼準備?字數會變多嗎?台中市長億高中國文老師簡鈺珣長期研究歷屆會考考題,提醒考生難掌握的素養題,應從議題式閱讀開始準備,且愈新的時事,選擇題入題機率愈低。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聯合報採訪曾遇過NG老師的學生、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發現過度重視成績,進而對學生言語霸凌,甚至用全班的力量孤立單一學生,都是校園裡常見的師對生霸凌現況。圖/123RF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NG教師:高壓統治霸凌卻是學生被逼走?

中一中事件後,許多網友紛紛討論起過去遇過、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師。不過,不是每一位老師都能給孩子正面影響,甚至還可能成為難抹滅的心理陰影。聯合報採訪曾遇過NG老師的學生、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發現過度重視成績,進而對學生言語霸凌,甚至用全班的力量孤立單一學生,都是校園裡常見的師對生霸凌現況。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聯合報採訪第一線教師,發現在老師眼裡,現在學生「難管教」的程度和定義和過去大不相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教師看無感世代來襲:學生太自我、缺乏動力

中一中音樂教師與學生衝突事件爆發後,校園裡的師生關係成為熱門話題。聯合報採訪第一線教師,發現在老師眼裡,現在學生「難管教」的程度和定義和過去大不相同。數位工具普及、少子化時代下,常見上課無動力,管不動又不理人的「無感世代」,以及作風自我,更敢於質疑和挑戰老師的新世代學生,讓第一線教師備受挑戰。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芬蘭小學下課時間,學生們在雪地中玩耍。圖/芬紛聊天提供

【教養指南】考卷不寫分數只說對幾題 台灣家長的芬蘭在地觀察

臉書粉專「芬紛聊天:芬蘭逐夢上學路」由一位曾在台灣擔任小學老師十多年的媽媽創立,該粉專經營近4年,從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出發,貼近觀察芬蘭教育,也如實記錄目前就讀芬蘭公立小學的四年級女兒學習日常。 台灣教育制度常取經芬蘭,例如108課綱中強調的核心素養、跨域能力,便與芬蘭2016年提出的新課綱不謀而合。《聯合報》專訪「芬紛聊天:芬蘭逐夢上學路」創辦人,分享芬蘭教育實況,芬蘭跟台灣的教育教養觀念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有趣的小學課程?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補教業者建議家長先了解孩子的需求,再決定是否補習比較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養指南】補習就能救孩子成績? 補教業者建議不如先讓他做喜歡的事

編按:新的一年,家長相談室將會以全新面貌與讀者一起繼續關心教育。預計推出「數字看教育」、「108課綱動態」、「國際停看聽」、「教養指南」四大企劃,每週一篇深度專文,敬請讀者持續鎖定。 台灣補習風氣興盛,但怎麼判斷補習成效、怎麼選擇適合孩子的補習班,卻是許多家長的疑問。補教業者何松山經營國中全科補習班多年時間,分享補習建議。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抖音成為孩子們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有家長認為抖音愈來愈普遍,不只孩子會用,大人也會看,不太可能完全禁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難禁孩子滑抖音 家長該學這幾招

抖音是孩子最愛的新興社群媒體,但負面新聞多,令許多家長擔憂孩子會不會偷偷滑抖音。記者採訪多位有手機、常滑抖音的青少年爸媽,他們怎麼看抖音對孩子的影響?怎麼跟孩子溝通手機使用規範?

【家長相談室】2021年總回顧 108課綱、學習歷程檔案風暴精華一次看完

聯合報數位版今年1月推出「家長相談室」專欄後,在家長圈引發迴響。團隊一路關注時下熱門的教育、教養議題,疫情時立即關注各校遠距教學實況,藉由蒐集國內外數據、採訪各領域專家,不只剖析教育問題,也提供實用教育教養建議,希望幫助父母們理出頭緒。 歲末年終,聯合報濃縮一年來「家長相談室」的熱門和精華內容,過去沒時間、沒機會讀的報導,這篇帶讀者一次回顧:

抖音是新世代年輕人喜愛使用的社群媒體,家長也可以試著了解在孩子眼中,抖音的魅力在哪裡?路透

【家長相談室】15秒影片的魅力 國中生自白:為什麼我們愛滑抖音?

抖音是全球青少年的社群媒體新寵,卻有不少負面傳聞讓部分家長擔憂孩子沉迷其中。對孩子們來說,抖音究竟哪裡吸引人?為什麼孩子選擇抖音,不再使用大人常用的臉書?台中市私立華盛頓中學國一生鄭同學分享他的使用經驗,帶領家長了解青少年滑抖音的內心世界:

抖音超越臉書、IG等社群龍頭,成為全球青少年的社群媒體新寵兒。美聯社

【家長相談室】兒少用戶瘋抖音 4成5想當小網紅

中國大陸網路公司「字節跳動」2016年宣布推出短影音App「抖音」,短短5年間,自拍短片的風潮席捲全球兒少,如今國際版TikTok與中國版抖音下載次數飆破30億次,超越臉書、IG等社群龍頭,成為全球青少年的社群媒體新寵兒。

專家提醒,大人別把青少年失戀當兒戲,非常需要家人的傾聽與陪伴。圖為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曲終人散篇/失戀像世界末日 如何教孩子好好分手?

有些青少年的愛情來得快、去得快,如果孩子「被分手」,家長該如何陪孩子面對?兒盟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副主任許慶玲提醒,大人別把青少年失戀當兒戲,對他們來說失戀可能像失去全世界,還是需要家人的傾聽與陪伴。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隨著孩子成長,也可能遇到感情問題,但許多家長卻不知如何和孩子討論感情。圖為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情竇初開篇/孩子有喜歡對象想告白? 爸媽先別驚慌

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談感情事,幾歲教、怎麼教都是問題。兒盟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副主任許慶玲負責兒盟「踹貢少年專線」服務,他長期傾聽13到18歲青少年的壓力與需求,比一般人更了解孩子們的煩惱,針對情感教育怎麼教、家長又該如何傾聽與提問,許慶玲提供諸多實用建議...

專家認為廣義來看,性教育談的是愛的教育,教導孩子如何維持一段健康、長期的親密關係,尤其性教育對青少年特別重要。圖為示意圖。歐新社

【家長相談室】該下「禁愛令」嗎? 家長必教青少年的情感認知4階段

許多家長認為跟青少年聊感情事很尷尬、很害羞,但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高松景建議,陪伴青少年釐清自己的好感處於哪個階段,是孩子認識自己的必要步驟。

台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副總幹事、台中市忠明高中教務主任陳建銘不只提供重做建議,更分享準備檔案的實用心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學習歷程拋開束縛枷鎖! 高中師建議挑戰「沒興趣的課程」

日前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事件引發軒然大波,雖然學生作品陸續補齊,仍有極少部分損毀無法還原。若不幸遺失,學生該重做嗎?怎麼呈現最精華的課程成果?台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副總幹事、台中市忠明高中教務主任陳建銘不只提供重做建議,更分享準備檔案的實用心法,就連上課筆記也能做成一份作品。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只要掌握準備重點、在校成績穩定,教授就能看得見每位學生的亮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台大想看到怎樣的學習歷程? 電資院長提4項重點

學習歷程檔案狀況連連,高中端開始擔憂大學審查標準是否受影響。聯合報專訪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他希望學生不要過度擔憂,只要掌握準備重點、在校成績穩定,教授依然看得見每位學生的亮點,以下為張耀文第一人稱專訪:

專家提醒,家長面對霸凌問題千萬別躁進,才不會引起反效果。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家中寶貝被霸凌? 爸媽處理衝太快小心反效果

Q. 如果孩子碰到霸凌事件,家長該怎麼處理? 孩子碰到霸凌事件,許多家長護子心切,都想立刻介入處理,但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陳劭旻提醒,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有幾個「地雷」,若不慎誤觸恐讓事情愈來愈惡化,以自身輔導經驗提供家長正確的處理流程與建議...

以往霸凌最常發生在校園,現在孩子人手一機,霸凌轉變到網路世界,任何時間、地方都會發生。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從實體校園蔓延到網路社群 新型霸凌悄悄成形

Q. 現在的霸凌跟以前有什麼不同?網路霸凌為何特別棘手?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陳劭旻從過去曾遇過的霸凌事件出發,深入分析網路霸凌與過去實體霸凌間的差異,以及更需關注的原因:

國內疫情雖趨緩,但家長對開學仍有許多擔憂,不只擔心孩子的健康,也怕會有適應的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疫情中開學 家長、學校可以從國外經驗學到什麼?

高中職以下學校本周實體開學,國內疫情雖趨緩,但家長心中仍有許多擔憂,除了防疫措施外,不少家長也擔心孩子已長達3個半月沒到學校,會不會難以回到「學校模式」,或不適應防疫新型態的校園生活。聯合報借鏡國際復課經驗,整理疫情下面對開學的三大常見問題,提供家長們參考:

許多學生在停課期間,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方法與習慣,家長期待開學後能夠持續保持不荒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停課好不容易培養出自學習慣 開學如何不荒廢?

Q. 快要返校上課了,如何讓孩子開學後,還能繼續保持自主學習好習慣? 善用線上學習資源是通往自主學習的不二法門,許多學生在停課不停學期間,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方法與習慣,開學後該如何延續?家長怎麼管得「剛剛好」、不破壞孩子學習胃口?高雄民權國小資訊教師、高雄國教輔導團高中自主學習專案講師葉士昇分享他的實用建議:

疫情爆發後啟動在家線上學習,讓很多事業、家庭兩頭燒的家長開始期待孩子可以自主學習,不需要父母從旁協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名師30年經驗不藏私 學童培養自學力靠「3習慣+3到」秘訣

早在5月停課以前,具有30年教學經驗的清大附小名師葉惠貞,就將長年教學專業轉化成居家防疫也適用的自學策略,讓學生在家也能安心自主學習。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整理:

閱讀習慣需要慢慢建立,一開始是爸媽講給你聽,一天講一遍,十遍都講不同內容,刺激孩子多元想像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家長相談室】疫情下暑假已過半 還來得及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嗎?

如何善用暑假的空白期間,培養一輩子受用的閱讀興趣? 閱讀寫作專家陳麗雲出版過數十本語文教學相關著作,他接受《聯合報》專訪,分享如何透過共讀與提問,建立孩子的閱讀習慣與寫作技巧,提供給學前兒、國小家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