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BACK << -|- >> HOME <<)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记横山县波罗镇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米世贵

[日期:2011-11-01] [字体: ]

  “老乡,知道朱家沟吗?”“知道,那可是个好村子,书记能干,村风好,百姓得实惠……”这是记者在前往横山县波罗镇朱家沟采访时,在波罗镇上与一位摆摊群众的对话。

  采访车沿着硬化的山路,继续向波罗镇西南方向行驶十多公里,便来到朱家沟村,只见条条道路山间攀岩,新村房屋整齐排列,村子看起来整洁舒适、错落有致……在村口,我们和路遇的古稀老人朱成旺谈起村里的事,老人津津有味地讲:“我们村可好了,做什么事都能拧成一股绳,这是因为我们有个好书记,这么多年他可为村里出大力了,做了很多好事,大家都听他的……”他口中的“好书记”就是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米世贵。

  横山县波罗镇朱家沟村在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山大沟深、干旱缺水、交通不便。这些年,在村支书米世贵的带领下,村里修路、打坝、改良田、修新村,变劣势为优势,不仅脱了贫,还成为了横山县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1959年,米世贵出生于朱家沟村。除了两年的兵役生活外,他几乎没怎么离开村子,总是默默地为村里奉献着。1980年,当兵复员的米世贵回到大队任副村长兼民兵连支部委员。自此,从副村长到村支书,他干上就没有放下过。30多年来,他领着全村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八十年代,800亩山旱地变良田,温饱基本解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朱家沟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没有水就意味着要挨饿,当时,改造干旱山地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1984年前,由米世贵负责监管在朱家沟后沟打了两座淤地坝,使得400亩山地变为坝地。紧接着,1985年全队开始搞农田机械,修宽幅梯田、砌田,到两年后全村又多了400多亩砌田。一个山旱地村子有了800亩良田,粮食产量自然上去了。

  从当时农户家杀猪的情形就能看出生活的变化。村里人回忆说:刚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的时候,粮食人都不够吃,很少有喂牲口的。那时哪家杀个五六十斤的猪,村里人都跑去看稀罕。1987年以后,谁家杀个上百斤的猪那是很平常的事。

  九十年代,“要想富、先修路”

  1987年后,一些离城近的交通便利村庄逐渐富裕起来,朱家沟却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原地踏步,能自给自足,但依然封闭,交通不便成了制约村里发展的难题。

  当时,同乡的小嘴村可让朱家沟村人羡慕不已。“那时候小嘴村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他们村的人到城里卖菜都很方便。但是我们村的路只能走驴拉车。人家都吃上了大米白面,我们还吃粗粮。”

  米世贵说,“那时是我们最恐慌的时候。别人都在开放,我们村却‘进不来出不去’。全村连一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只有羊肠小道,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驴拉车。就是遇上个好收成,瓜果梨枣、洋芋、玉米、豆颗也卖得不好。从村里到城里,赶着好牲口往返最快也要走6个小时,时间大都用在路上了。”

  村民朱孝凯回忆:“那时候我们村连个摩托车也难得见上。偶尔外面有人骑个摩托车来,我们全村的娃娃们都撵上看了。”

  九十年代初,为解决出路问题,米世贵带着全村人开始修路。“当时修路全靠人工,我们一下雨就修,一年要修几次路。”几年后,村里修出了能走拖拉机的土路。

  2000年后,大步向前,村里一年一个样

  朱家沟山大沟深,原来村民居住分散,给路、电、水等基础设施覆盖建设带来不便。“要想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最好是让他们集中居住。”米世贵下决心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双手造福。

  2001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村里50多户偏僻户成为第一批移民搬迁的人。接着,2004年原先在山沟底的学校也搬迁到了新村,孩子们再也不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了。新建的学校宽敞明亮,教学、住宿、取暖等条件都得到了改善。2005年至2007年,全村建成110个沼气池。大多数人家用沼气做饭、烧水。

  2007年,全村第二批27户人移民搬迁,至此全村81户近500人搬至新村。2007至2008年间,他又带领村民修了16.5公里的农村公路,全村9个组都能通大车。

  在2008年以后的3年时间里,由国家投资,村里投工,又修了1500亩宽幅梯田、9座坝、2.5公里水泥路,移民村架起了电线,打了深井,村子里还种了360多亩侧柏搞绿化。村民都住进了新房,路、水、电都方便,现在从家门口到镇上是一条水泥路通到底;有了深井,再也不用用驴拉拉车到沟底拉水;家里面都用上了电器;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2008年,朱家沟村被县上定为“横山县生态农业示范区”,村里建起200亩全覆膜玉米示范基地、1000亩全覆膜“大明绿豆”示范基地、260亩大豆示范基地和400亩土豆示范基地。

  采访结束时,记者走进了位于“后山”的米世贵家。相对于村子的变化,他家里不但简朴,甚至有些简陋,仅有的几件家当还都是“高低柜”、大木箱等带有七八十年代符号的老家具。记者与他有这样一段对话:“您带领全村人致富,自己的家怎么还这么简陋?”“没事,我明年也往新村搬。”“村里先后有两批人都搬进了新村,您为什么不早点搬?”“我先搬进新村住心理就不踏实,只要全村人都过好了,我自然也就过好了。我就是想让群众都过得好!”

  面对未来,新的蓝图又在米世贵心中形成:完善移民村的功能,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群众像城里人一样扭秧歌、看书报、健身;上6个大型喷灌机,搞节能灌溉,发展滴灌项目,改变靠天吃饭的“老规矩”……□记者王怀军高苗

收藏 推荐 打印 | 责任编辑:高培路 | 来源:榆林日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