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BACK << -|- >> HOME <<)

[2007规划世博篇]
世博 改变城市生活形象

如果说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留给巴黎的“摇钱树”,那么世博会对于上海的后续效益,可能是我们老百姓无法估算的。2007今年是世博场馆建设的关键一年,各项基础建设工程正逐步展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将会持续吸引我们的眼球。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我们眼前变得越来越清晰时,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世博会,对于我们这些几辈子都买不起一套世博豪宅的老百姓而言,意义究竟在那里?

2010的世博会给上海带来多少精彩?

世博会落户申城,最激动的莫过于房产商。周边的楼盘全被炒作成“世博板块”概念,就连远一点的小区,也亮出了“远眺世博会址”的卖点。
  而旧城改造,城市基础建设也随之加进步伐,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例子颇具说服力。当时为解决世博会期间大量人流集中涌向塞维利亚城的交通问题,西班牙政府修建了一条从马德里到塞维利亚的高速铁路。这条时速220公里、全长470公里的高速铁路打通了马德里与南部贫困地区间的交通瓶颈,成为改变“北富南贫”的经济桥梁。
  2010的世博又会给上海带来多少精彩?还是先来看看上海世博会的大致规划吧。

交通改造——西藏南路建隧道

西藏南路隧道:世博专用越江隧道开建
      2005年11月25日,作为连接世博会两岸园区的专用越江通道——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正式开工兴建。隧道位于上海2010年世博园区规划区域内,主线起自西藏南路中山南路路口,沿东南方向穿越黄浦江至浦东南路滨州路路口,全长约2.67公里,主线为双向四车道,工程计划于2008年初建成。
  在世博会举行前,这条隧道将成为黄浦江两岸世博会园区建设的运输要道。而2010年世博会后将向社会开放,并初定为公交通行为主。
  百姓受益点——过江更方便
  西藏南路隧道建成后,主要连接浦西的人民广场地区、外滩地区等商务办公区及南浦大桥公交枢纽、卢浦大桥公交枢纽与浦东的昌里地区、三林地区、六里地区、北蔡地区、张江地区等住宅区。
  从区域性质来看,西藏南路隧道处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心位置,世博会之后,该区域将发展为上海市的另一副中心,与人民广场、陆家嘴路相辅相成。因此,建设本工程可以加强该区域两岸之间以及该区域与人民广场的沟通,提升其交通地位和区位功能,类似于加强陆家嘴路地区与人民广场和外滩地区的联系。
  西藏南路隧道对社会开放后,将分流南浦大桥的短距离交通(特别是公交车辆),使其功能更加分明,从留出更多的空间,解决长距离过境交通,而且可以减少凌兆地区、三林地区公交的绕行距离。

疏通“堵头路”:50多条交通瓶颈将成历史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塘桥地区张家浜路附近的张先生,以往到小陆家嘴区域上班,总得绕行浦东南路才能到达。如今,他可以从浦电路经过打通后的浦明路向北直接到达小陆家嘴区域。
  至今年1月,浦东已有20多条“堵头路”完成疏通。据了解,今年浦东新区建设局计划再疏通50多条“堵头路”,方便居民出行。

 

3条地铁线穿越世博会

 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前,全市将形成网络式轨道交通体系,日均客运量达到550万至650万乘次,占公交比重从目前的12%提高至35%,总长度将从目前的123公里提高到400公里。其中围绕世博园区的有轨道交通4、6、7、8号线和世博专用轨道交通线(13号线),共设10座车站,轨道交通8号线和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将在演艺中心地下相通。附近居民出行过江主要依靠地铁。

“水上巴士”,威尼斯的情调
  是否羡慕威尼斯人乘船出游的悠闲与潇洒?在2010年世博会上,除了新建越江隧道、轨道交通外,老百姓还可乘船直达世博园。
  沿江将建不少像公交车站一样的“船站”,同时园区里有好几个水上入口。世博会结束后,“水上巴士”的线路将予以保留,并且与未来黄浦江水上游览线路相融合。